准备工作:
- 装好Docker:去Docker官网下个对应你电脑系统(Windows/Mac/Linux)的Docker Desktop,安装就跟装QQ差不多,一路点“下一步”就行。装完打开,看到右下角小鲸鱼🐳图标在游就OK啦!
- 找个顺手的命令行工具。
- Windows:
cmd
或者PowerShell
(建议用这个,功能强点)。 - Mac/Linux:
终端
(Terminal)。
- Windows:
安装过程:
1 拉取 rabbitmq:
docker pull rabbitmq:3.13-management
2 运行rabbitmq的docker:
docker run -d \
--name rabbitmq \
-p 5672:5672 \
-p 15672:15672 \
-v rabbitmq-data:/var/lib/rabbitmq \
-v rabbitmq-plugin:/plugins \
-e RABBITMQ_DEFAULT_USER=guest \
-e RABBITMQ_DEFAULT_PASS=guest \
rabbitmq:3.13-management
命令行解释:
docker run
: 告诉Docker:“启动一个新容器!”-d
: 意思是“后台运行”(detach
)。就像把软件最小化到托盘,不会霸占你的黑窗口。--name rabbitmq
: 给你的这个RabbitMQ容器起个名字,就叫rabbitmq
。-p 5672:5672
: 端口映射,超级重要!- 左边
5672
是你电脑的端口。 - 右边
5672
是容器里RabbitMQ收消息的端口(程序们发消息就找这个口)。 - 相当于在你电脑上开了个门(5672),直接通到容器里的RabbitMQ服务。
- 左边
-p 15672:15672
: 同样重要!这是映射管理界面的端口。- 左边
15672
是你电脑的端口。 - 右边
15672
是容器里RabbitMQ的Web管理界面端口。 - 待会儿咱们就用浏览器访问这个端口来管理RabbitMQ。
- 左边
-v rabbitmq-data:/var/lib/rabbitmq
: 数据持久化,防丢!-v
表示挂载一个存储卷。rabbitmq-data
: 这是Docker在你电脑上自动创建的一个“虚拟磁盘”的名字。/var/lib/rabbitmq
: 这是容器里面RabbitMQ存数据(比如消息、配置、用户信息)的目录。- 为啥要这个? 这样即使你删了容器,下次再启动挂载同一个卷,数据还在!不然容器一删,你的消息、用户设置全没了,哭都没地方哭!
- -v rabbitmq-plugin:/plugins:安装插件的本机存的目录
-v
表示挂载一个存储卷。rabbitmq-plugin
: 这是Docker在你电脑上自动创建的一个插件目录的的名字。/plugins
: 这是容器里面RabbitMQ存插件的目录。
- -e RABBITMQ_DEFAULT_USER=guest
-
e 设置docker内部的全局环境变量- RABBITMQ_DEFAULT_USER:设置web页面默认用户名称
- -e RABBITMQ_DEFAULT_PASS=guest
-
e 设置docker内部的全局环境变量- RABBITMQ_DEFAULT_PASS:设置web页面默认密码
rabbitmq:3.13-management
: 这是最关键的部分——指定要拉取的镜像!rabbitmq
: 是官方镜像的名字。3.13-management
: 是标签(tag
)。这个标签的镜像自带Web管理插件!小白必备!如果你只拉rabbitmq:3
.13,管理界面还得自己装插件,麻烦。
检查是否运行正常:
登录管理后台:
- 打开你的浏览器(Chrome, Firefox啥的都行)。
- 在地址栏输入:
http://localhost:15672
- 出现登录界面了吧?
- 默认用户名:
guest
- 默认密码:
guest
- 点登录!